返回教授列表
[PHYS3152]模电数电实验大杂烩
HAN Yilong課程時間:2020年夏季
授課教授:韩一龙
我覺得教授:课讲得挺清楚
評分標準:(i) lab performance (30%),
(ii) lecture attendance (6%),
(iii) lab notebook (42%), and
(iv) lab report (22%).
這門課的Grade:Grade神/較好/一般
在enroll之前看到这门课以写lab notebook & lab report写到崩溃著称,上完后发现确实是这样
。
summer term的实验课原本计划是线上lecture,线下lab。但是做到E2后半的时候楼下出了confirmed case加上疫情第二波,所以后几个实验改成了online mode,TA变成
工具人听我们下达instruction,原本的lab performance score变成了像LANG课一样的participation mark(所以这个分就不白给了),记录下来的数据和oscilloscope screen capture会上传到canvas(所以说lab notebook & lab report还是照旧,而且因为数据都一样,TA说不定判的时候会互相比结果。。)。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因为online submission的缘故,lab notebook也可以交type版的,所以workload这方面就小了很多。判分的话今年是一个TA负责单独一个experiment(包括performance, lab notebook 和lab report),所以不会因为lab堂不一样分数就不一样(当然TA之间给分松紧都不一样。。比如有一个TA判我的lab report满篇全是批注,
颇有1113peter的感觉,比lang课还细致得多)lab notebook的格式(数据和误差的记录,图表的标号,每页的title和日期等等),question的回答、数据分析、误差合成的正误都在rubric里。有的TA这些一处有问题就扣0.5(总分10),有的是折成百分制来算。相比之下,对于lab report,对格式的重视更多一些(比如像reference有没有写)。实验内容的话,模电和数电的一部分核心都有涉及,模电的话,从最开始的戴维南定理和二极管三极管的基本特性,到半波、全波整流、限流电路、射极跟随器、共射放大电路,再到用运放搭各种反馈电路(同相放大,反相放大器,积分器,加法器等等),滞回比较器,以及产生方波,正弦波的oscillator,最后还有用示波器来做FFT。数电就只有E6,用逻辑门来搭编码器,RS触发器(flip-flop),还有半加器全加器,最后还用555搭了一个计数器。。(虽说东西看着很多,但其实没那么吓人)
这些实验的原理lecture上都会大概过一遍(lecture上还会讲这些之外的),不过我感觉如果对这些有兴趣探究原理的话,找一套模电数电配合着看其实也挺好的。。。毕竟囿于课时的有限,有些概念或者电路的原理不可能完全透彻的讲透(举个例子,比如很多实验都有涉及测量某个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但是这些概念在lecture上并没有着重去说,而是对于特定的电路就丢下一个理论的公式。但系统的了解一遍后就会知道原来输入阻抗是从输入端往输出看的交流通路的等效阻抗,输出阻抗是从输出端看向输入做戴维南等效变换后那个电压源内阻的阻抗 。还有比如像是各种电路的理论分析,以及某个电路为什么那样设计等等。。不过既然这是个实验课,这块也没必要苛责)。可能这门课没以ELEC开头的原因就是因为课程架构太“物理”了吧。(error analysis, report等等极具PHYS特色)
如果上之前想做什么准备的话,可以提前温习或者学习一下交流电复数解法(这个内容好像1114没讲,1314也是一笔过)以及复习一下向量解法,到时候分析或者算数上手很容易。
上完这门课之后,感觉示波器也可以用的很溜了。。。
[PHYS3032]大一上分析力学是怎样一种体验?(附final)
HAN Yilong课程时间:2015年春季
授课教授:Yilong Han
这门课的Grade:烂
这次好好写一个cwiki,造福一下社会。
首先对朱神的答案:http://ihome.ust.hk/~msssug/cwiki/1004 表示赞同+感谢。
(本篇cwiki主要面向大一无竞赛基础人员,其他人员可以直接翻到最后看今年的final)
本来作为学数学的不必要(在大一)上这课的,学期开始的时候觉得生活过于无聊,再加上Hobun的推荐,就来上了,结果就入坑了……
教材:Analytical Mechanics, by Fowles and Cassiday, 7th ed. (International Edition), 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2005. (HKUST bookstore: HK$237.00) (call no. QA807.F65, 2-hour reserve at HKUST Library)
1.关于知识准备:
这门课对于大一来说有一个坎就是数学。我当时什么都没有准备,开始的时候有点困难。总体上就这样说,就算之前没准备,也是来得及的,如果有所准备当然是更好。如果你要提前看看的话,推荐以下内容(最少):
教材第一章所涉及的运算
简单的线性代数
熟练的手动积分(以及判断积分是否可以积成初等函数,纯吐槽midterm)
熟练的解ODE,尤其是分离,换元,二阶线性和二阶非线性,同济level即可
简单的多元微分
简单的多重积分
简单的傅里叶级数
简单的泛函分析(其实只看看变分法就够)
简单的张量分析
虽然我们没学第十一章,但是那里面没有设计任何其他数学知识
2.关于授课内容:
本书1-10章,不带星号部分。
3.关于课程本身:
lecture:
我觉得,一龙先生上课讲的东西啊,(对于这门学科)很简单,那里面涉及的东西是必须得会的,如果没有什么数学上的障碍,大部分听一遍一般就可以理解,然而他的授课有点令人发困。而且有一些关键的东西也解释的不太明白,比如最后一节课说L和w不平行的时候整个课炸了半天,他也说说就过去了并没有直接举出反例。
所以说,要提高水平还是要自己看书,就是那本教材。
tutorial:
就是给两道题上课做然后讲,题和答案也会发出来,可以不去。然而TA讲课经常出bug,还有一次大年三十一个微分方程解不出来压堂压到晚上七点多我也是醉了。而且看到我把mma拿出来就说已经不会算数了,把我批判一番。
homework:
作业一般就是从书后习题抽几道题,而且还是相对简单的(10章除外)。想对答案的话不必找伙伴,因为这本书有对应的solutions manual,可以拿来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本答案错误百出,格式混乱,一般都是简单的数学错误。目测只发现一道有严重错误的题,后面会附上我认为正确的解法。所以分数的问题还是不用担心
4.关于自学:
(数学问题之前我说过按照那个列表学就好,或者只看教材也许也可以理解。)
要是只做作业的话,肯定是药丸的。我是把书后习题(computer problems不必做)都做了,事实证明,除了第10章考试难度可能超出之外,其他部分已经足够了,而且还经常会出现原题。
5.关于考试:
quiz:
有点坑,就一道题,万一当时没想出来就和没来效果是基本一样的……
至于捷径,唯一能说的就是经常出原题。
midterm:
这次期中简直是白给的,由白送分的题,作业题,书上习题,lecture note上的原题,还有例题改一下方程组成。扣分点基本来源于算错个数,证明过程扣分。唯一的坑点就是出现了一个非初等的积分,有可能会耽误点时间。
槽点:因为这门课的小结论非常多,又不让带cheatsheet,一龙先生跟我们说高级公式会提供,还特地给我们发了一个邮件说advanced formula(eg. Newton second law in polar coordinates),结果,考试果真就提供了这个formula,就这一个。。。
final:
没错,就是midterm给我们造成了一个这门课很简单的假象,结果,爆炸了。首先,一龙先生神坑,说“不会考tutorial难度级别的题目”,我就没看classwork,结果考了两道原题,分全没了(这里还涉及到神批卷,详见朱神吐槽),貌似只列方程不解就给L=T-V一分也是醉了……
7.关于龟&一点鸡汤:
总是要说到最沉重的事情。一龙先生开课的时候就说只有20%的Arange,按照我们的上课人数,大概24名以后就是B了。
我觉得在基本没有失误的情况应该就是能拿到A,然而不但要像我说的那样做还需要一些运气。由于水平受限,再加上难度上的不可预知因素,很可能就拿到A-,一不小心就B range。虽然说听起来还不是特别可怕,那是因为这节课的烂龟是广义的。老实说这门课几乎花了我这学期接近一半的时间,导致其他的课程没时间刷题,熟练度,理解度都不够,于是最终可能所有主科都降了一档,在A-左右,这时候如果你不是英语大神,被lang砍一下,是没有任何抵挡能力的,这样可能直接导致你的double下学期就没了,没错我就是这样。
然而为什么还要考虑去上呢?
这门课能学到的东西大概是同学期其他科的总和也无法企及的。
我总觉得,追求自然科学就不应该被人为设置的障碍所左右,对于高考也许我们不得不妥协,然而到了大学之后,不应该只是为了好的成绩就去上一些简单甚至学过的科目。趁着头脑最清醒的这些年,珍惜时间,开发自己的潜能,也许才是明智的选择。毕竟就算没有了double major,他们只是阻止你拿到那张证书,并不能阻止你学到那些本领,如果你不放弃,没人能阻止你。
8.关于一个错误的题目以及final大概题目:
错误的题目为教材上的5.6.然而我并不能保证这是正确的,如果有问题请发邮件至itsc。感谢君神的debug。
final:
免责声明:这些题目均为本人记忆完成,不能保证任何相似性和正确定,我没有从考场带出任何东西,没有做任何违反academic integrity的事情。请不要把这些题发布到别的地方去,产生问题我不负责。
第一道题:
已知一个环在colatitude为theta的地方,(平放在地面上)以w的角速度旋转,地球的自转速度为大ohm,求科里奥利里的方向与大小。
坑点:文字游戏,colatitude是latitude的补角。其他的套公式可破。
第二道题:classwork8原题
第三道题:教材10.7原题
第四道题:
有个球放在平面上,有个棍子从侧面平行地面捅它。球质量m,与地面滑动摩擦因数u,半径R,棍子给球的冲量是p= Integrate[F[t],{t,-e,e}]。第一问,如果棍子捅在高度为R的地方(正对球心),求最终速度与达到纯滚动的时间。第二问如果棍子捅在高度为R+h的地方,求h为何值一开始就没有滑动(也就是第一问的t为0)
这个题其实是1312 的题目,不要被p吓到就好。算出来第一问t=2p/(7umg),v=5p/(7m),第二问h=2R/5。
第五道题:classwork10-2原题
第六道题:求一个2ax2b的模板的转动惯量,图森破
第七道题:用张量证明L=Iw,看书了就会。
第八道题:笛卡尔坐标系中在三个坐标轴上分别放置长度为2a,2b,2c的棍子,当然是中心在原点,求I的张量形式,转轴为(1,1,1)求L,ke,以及力矩和合力。套公式可破。
以上
9.回复某些评论:
“这么早就说烂龟,会不会给人一种内定,硬点的感觉啊?”
-没有没有,没有任何这个意思。还是要按照学校的基本法,烂龟法,去产生。
[PHYS3032]这课真得靠自己撸。
HAN Yilong
课程时间:2015年春季
授课教授:韩一龙教授
我觉得教授人nice,但是上课一般。
这门课的Grade:看造化qwq。
我觉得这门课啊,真要靠自己撸。workload适中吧。前提是你得好好学,不然final等跪。真心话。
0.总评
满分十分的话我打七分。如果你是学物理或者数学的话,课程还是得上,而且总体难度不算大的。还是那句话,想不想学决定你学得怎么样。4.5.部分是吐槽,下一届会不会碰到一样的情况,看造化吧。。。
1.上课
你说经典力学吧,他上课也就这样了,读读ppt,你要是能懂当然好了,就怕他讲得容易叫你走神。一走神就不懂了对吧?都这样。
所以,这玩意要靠自己,最好之前学一点线性代数,多元微积分,这些玩意是搞tensor of moment of inertia的基本功。完了最好能学点泛函,或者涉猎一下,这个是拉格朗日/哈密顿力学的基础。我不会。真糟糕QwQ。说句大实话,ppt其实也一般,内容很充实,排版很糟糕,有一种淡淡的21世纪初ppt刚刚开始流行的审美风格=-=呃这个不要紧,真的不要紧,但是内容什么的抄教材也别把教材的typo一并抄上去啊,是不?我记得书上有一个坐标变换的求导求错了,ppt上竟然错得一样,醉惹。。。所以,自己课后对着教材仔细过一遍是王道。嗯,结合他ppt吧,毕竟如果是为了准备quiz跟考试一类的话ppt还是有帮助的;
2.作业
作业不算难,但是费时间。学的内容多,而且平时上课也觉得无聊,于是只好边自学边写作业——印象深,学得快,即学即用,有一种“期末一边预习一边考试”的快感嗯【跪跪跪
总之题目不会超过五道,而且基本cover掉上课讲的内容。嗯所以要好好应付。作业评分(以及其它各种评分)放到TA评价那一栏去说了。
3.quiz
naive, 基本只要你预习过,别算错就好。
扣分什么真的很坑爹!
扣分什么真的很坑爹!
扣分什么真的很坑爹!
4.midterm
也不难,出作业原题。但是会有一些坑爹的计算,算个什么椭圆的倾角,也不告诉你“倾角”怎么定义——这个数学上本来就没有一个严格的说法你还不告诉我,这个批判一番!而且算错的话有极大可能不给你分,特么这课是考你计算的么???naive!!!如果你靠自己把内容撸熟的话问题倒不大。不难,别整错计算。
哎不好意思没忍住在这里先吐槽了真是对不起www
5.final
final不是说好不考classwork的题目的吗???
卧槽不是不考的吗!!!!
你tm逗我???
多少人被坑了啊!!!
好吧这里牵扯到一个叫做classwork的存在。
什么是class work呢?
答主沉思良久。
“表示没上过tutorial根本不知道啊!!!”
【微笑
好吧tutorial两位TA会以一种秀智商的姿势告诉你一些人生的经验,classwork的题目也确实不容易做,想不出来就是想不出来了;想出来也不能算错。总之classwork不好做,但是TA上课很无聊啊,就没去。以后要上这课的尽量去吧——如果你能够survive TA讲题之前漫长无聊的等待。
但是答主非常鸡汁地在final前那个上午自撸了一遍cw表示
强撸灰飞烟灭这话 真 心 没 错……
【不要问答主是怎么活下来的
【寡人加了特技!
总之呢,还是学习了一个,姿势蕊平提高不少。特么final竟然有四五道原题。
很好地诠释了闷声大发财这句老话。
就这样,答主竟然信心满满地考完了final。。。
但是
但是
万万没想到。。。
答主final的故事大概只进行了1/4
精彩的部分在后面
6.谜のTA与check paper
你们有没有想过,当答主进入一间叫做Rm4472的小教室,拿起自己那份满怀信心怒写了三个小时的answer book但是发现特么一共只拿了64分(满分一百)的感受吗???
葛立恒数头草泥马呼啸而过啊!
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抱歉,特技师是打酱油的
然后答主litrally小心翼翼地翻开可爱的answer book,第一题只有一半的分,尿了,看了一遍没什么错;还有一题特么扣了十分,仔细看看也没问题;完了另一题算六个多重积分我算错一个扣了我5/6的分,天哪,答主真是为TA的数学水平感到震惊;最后一题末问标答给错了所有人都阵亡了没什么好说的嗯。
于是乎答主走上了check paper的康bu庄gui大zhi道lu。。。【靠前面排队的人怎么那么多啊真是哔了狗了呵呵呵呵
嗯然后我就开始argue一道问题,细节忽略,但是到最后我关键步骤TA没有理解。这个关键步骤是什么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然而我们亲爱的TA并没有理解,陷入了沉思。。。
野生的TA出现了!!!
你 使用了 平面几何!!!
效果拔群!!!
TA 惊呆惹!!!
亲你真的在逗我吗?
五分钟后他说了一句“I don't think it is trivial”。好吧不trivial真的没错也不怪你的,但是这说明这明明就可以理解啊,后面的分怎么全没了???咱们改卷子不求快,但是得讲究态度啊,认真一点改嘛,什么都说得通,也免得应付这么多人查卷你说是吧?这题在两位TA经过两天三夜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以后表示给我加回五分。。。
其它的题目嘛,第一题改成满分了,那个多重积分他觉得我没有计算步骤就把分扣光了这算什么道理,后来我实在捉急,想了一个下策,把背面的草稿翻出来给他看
TA竟!然!表!示!服!气!
TA竟!然!表!示!服!气!
TA竟!然!表!示!服!气!
我也是醉惹。。。当年考MATH2023也没要求把具体数值运算拿出来看啊,这真是在考物理么?你这么逆天韩一龙教授知道么?多少人理解了物理背景然后在计算上栽跟头啊!计算确实很重要但是哥我求你别把我们分都扣光行么?期末啊,百分之40+呢。。。
嗯答主最后加回来21分
你没看错,21分
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吧。
另,作业有时候全是勾也会无缘无故掉5分10分的,这些平时我也没仔细追究;算了
还有的同学因为quiz算错一个数什么的只拿了1.5/10。后来拿去给韩一龙教授看教授表示非常惊讶,觉得这真的只是一个small mistake啊,不知道教授后来有没有找TA问话。。。
所以讲这个故事只是希望大家的态度一定要严谨,自己做作业也好,考试也好,计算也好,跟别人argue也好,只要你在理,总是能占上风。
嗯就这样吧。
重复,这门课还是要上的!毕竟是物理基础课程,能修赶紧修了~
教授上课可萌了wwwwwwwwww
虽然TA有可能很凶险【逃
[PHYS1411]General Physics I
HAN Yilong课程时间:2010年秋季
授课教授:韩一龙(哲学帝!)
Grade:一般
很惊讶这里竟然没有哲学帝授课以后的文章,不过我这样一个靠平时成绩勉强保身的就没神马资格评价了吧~
主要知识点大部分为高中已经讲过的力学和热力学,有一些新的内容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同学还是多花点时间好好理解下才行,毕竟这150号人的大教室强手如云,不进则退呀~
每周一次的作业全部为老版本教材上原题,不过总是有几个人可以千方百计找到答案。本人还是规劝后来者自主完成,否则你就失去了一个大好的和mid-term部分题目亲密接触的机会~
quiz共6次,取5次最高分,极其简单,拿个9分还得担心会否below mean~
考试对于我来说是绝对痛苦的回忆……非物理专业同学请好自为之多多刷题~
教授上课的逻辑还是比较清楚的,只是略有照本宣科。周一有demonstration的堂上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堂,该堂各种欢乐,具体可查询多位同学的人人~